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劫  (第8/8页)
一头长长的秀发,展露出女人俊秀的脸廓。    她泪如雨下。    此时,她跟普通人一样,在闹钟的催促下醒来。然后,坐班车到单位上班。    她在一座巨大的楼房中工作。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研究所。她是其中的一名研究人员。    这天是发工资的日子。同室的人议论着物价,商量着提前下班,好去买菜和接小孩。她从没想过要加入这个行列。    但就在准备去等班车时,她偶然翻了一下信箱中新到的杂志。在杂志上她看到了一个研究报告,题目是《佛陀四万年后重临与大人们的游戏》。    那时,我们都不在人世了,一口气读完后,她掩卷感叹。这时,班车早已开走了,把她留在空空如鲸腹的大楼深处。隔着窗户,可以看见一座黑黝黝的垃圾山,其顶峰几乎已与大楼持平。    报告谈到,乔达摩·悉达多在误食了一种植物后,产生了严重的幻觉“看到了”并不存在的世界“真相”王子把这种幻觉的经验传播开去,导致了佛教的产生。    那株创造了佛陀的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大麻科。它的种子富含脂肪油、蛋白质、葡萄糖和维生素。其叶状苞片含大麻树脂。王子吃下去后,又加上饮用了鹿奶,便在身体和大脑中引起了强烈的幻视和幻听反应。    作者评述了佛教典籍中关于四万年后佛陀重临的预言,称这是一种成人的游戏,但却未作详细说明。    五千字的文章,在结尾处,附上了参考书目录以及作者的单位和通讯地址。    女人产生了一种直觉。她怀疑对方是一名隐匿真实身份的时间旅行者。这可是新情况。她按那地址,给作者发了一封信。    信中,她自称是一名佛教外星起源论者。她希望与对方就几个问题进行辩论。但一直等到年底,都没有接到回信。然而,到了次年仲秋,回信却来了。那位作者除了把她驳得心服口服外,还邀她到郊外旅行。信中附寄了一张风景照片。    照片是一处田野风光,远方有一座寺庙。她似曾相识。好像是梦中去过的地方。她震撼无比,泪水再度涌了出来。    来信的人,从富有诗意的名字上看,是一位男性。但对方长得什么样呢?她止不住想到。    天空中已不再有星星出现。但这对诗人似乎并没有影响,如同禅房,也没有对他构成束缚和伤害。    他住的宅院也跟世界其它部分一样,已经被彻底地毁坏。但诗人的小僮仍如常迎接他的归来。这是一名机器人。    "主人,都安排妥了。线路已经接通。”    读者这时才知道,诗人便是时间中真正的特工。但在红云出现的那天,他为什么要谎称自己的死亡,并把自己的身份置换成“失去主人的机器人”?    这或将永成为不解之谜。    "你当时吓了我一跳。要不是你暗中相助,我真就完了。如果你真把我锁定,要说对付那些来自红星云的追击者,我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你当时都做了什么?”来自“未来”的声音说。    "其实没做什么。我只是从你的讲经说法中,明白了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外,还并存着两类实有。简单来讲,我利用了‘无为’和‘不可说’。”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是你的一句禅语,使我明白了自己其实应该做什么。要说我应该感谢你才是。你使我洞悉了宇宙和人生的意义。”    "我也是跟释迦牟尼和其他人学的。人类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生物。但是,可惜呀。”那边的声音有点故作谦虚。    "这教义真使我口服心服。我也一下立地成了佛。”    "墙上的禅诗,也不知遗失在了哪里。”    "没关系。我还会再做一些的。”    "告诉你吧,在这儿,他们真把我当成佛陀了。因为你的叛变,因为你的暗中相助,历史整个儿发生了改变。世界正在变得美好起来。七十星协那些阴毒的居民,现在都在竞相成为大慈大悲的人。你想都想不到啊。”    我不要去想这个,诗人忖到。历史真正被颠覆,并不是因为他的叛变,而是在弘明杀害书生的瞬间。    他想到的是另一个问题:    "可是,你还不具备完全的合法性。乔达摩·悉达多还在菩提树下傻坐。”    "我会办妥的。”    "这已不可能了。你知道他那觉悟全是一番幻觉。”    "那又有什么不行呢?就算是幻觉吧。”    对方反诘的语气中并没有遗憾的成分。各种逻辑关联和因果之链,在一刹那间,又混沌不清了。这本是时间的特征。诗人谨慎地沉默下来,微微脸红了。    紧跟着,他听见时间中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和尚身边有个女人在吱吱撒娇。他的脸更红了。    "等我把身边的事料理好,来接你吧。”那边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不用了。我已经喜欢上这里了。瞧,躬耕农亩,吟诗作赋,我发现,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呢。”    说到这里,诗人忽然停住,不再往下说了。他用心灵感受了一下存在。微小得像一枚铜钱的古代社会,以及吸附在它上面的宁静生活,像一颗炸弹投下后的一泓秋水,荡漾在因有限而变得有趣的空间里。连同空气,都充满短暂黄昏和落叶缤纷的意味。    但这一切正笼罩在漫漫无际的黑暗和寒冷之中。    叛变后一度泛起的羞愧感已无影无踪。诗人心下明白自己其实并没有被他刚才所说的教义感召。他对“未来”撒了谎。那么,是被什么感召了呢?    根据我(本文作者)的猜测,一种可能是,诗人并没有如实坦白,他需要弘明的存在。否则,谁来杀死那个替死鬼书生?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每每夜半惊梦,就会感到村边墓中的尸体,正幻化成自己。    核冬天在全球蔓延,残存的仅是躲在铅结构的禅房中的几名僧人,此刻,正筛糠一般哆嗦。    诗人想,这还真有点棘手。但是,会有办法的。    空中传来了ek,ek,ek的声音。    远远地,他看见驿者正从大道上驰来。诗人想,这倒是一个好帮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