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警世通言第二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89/138页)
我为何又作这一首词赞扬其美。使后人观吾此词,恣意干酒色,沉迷于财气,我即为祸之魁首。如今欲要说他不好,难以悔笔。也罢,如今再题四句,等人酌量而行。”就在粉墙《西江月》之后,又挥一首。 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 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侥人祸自消。 这段评话,虽说酒色财气一般有过,细看起来,酒也有不会饮的,气也有耐得的,无如财色二字害事。但是贪财好色的又免不得吃几杯酒,兔不得淘几场气,酒气二者又总括在财色里面了。今日说一桩异闻,单为财色二字弄出天大的祸来。后来悲欢离合,做了锦片一场佳话,正是:说时惊破好人胆,话出伤残义士心。 却说国初永乐年问,北直隶江州,有个兄弟二人,姓苏,其兄名云,其弟名雨。父亲早丧,单有母亲张氏在堂。邓苏云自小攻书,学业淹贯,二十四岁上,一举登科,殿试二甲,除授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大尹。苏云回家,住了数月,凭限已到,不免择日起身赴任。苏云对夫人郑氏说道:“我早登科甲,初任牧民,立心愿为好官,此去止饮兰溪…杯水:所有家财,尽数收拾,将十分之三留为母亲供膳,其余带去任所使用/当日拜别了老母,嘱咐兄弟苏雨:“好生侍养高堂,为兄的若不得罪于地方,到三年考满,又得相见,”说罢,不觉惨然泪下。苏雨道:“哥哥荣任是美事,家中自有兄弟支持,不必佳怀。前程万里,须自保重!”苏雨又送了一程方别。苏云同夫人郑氏,带了苏胜夫妻二人,伏事登途,到张家湾地方。苏胜禀道,“此去是水路,该用船只,偶有顺便回头的官座,老爷坐去稳便/苏知县道:“甚好。”原来坐船有个规矩,但是顺便回家,不论客货私货,都装载得满满的,却去揽一位官人乘坐,借其名号,免他一路税课,不要邓官人的船钱,反出几十两银子送他,为孝顺之礼,谓之坐舱钱。苏知县是个老实的人;何曾晓得恁样规矩,闻说不要他船钱,已自勾了,还想甚么坐舱钱。那苏胜私下得了他四五两银子佰钱,喜出望外,从旁樟掇。苏知县同家小下了官舱。一路都是下水,渡了黄河,过了扬州广陵驿,将近仪真。因船是年远的,又带货大章,发起漏来,满船人都慌了。苏知县叫炔快拢岸,一明寸问将家眷和行李都搬上岸来。只因搬这一番,有分教:苏知县全家受祸。正合着二句古语,道是:漫藏海盗,冶客海yin。 却说仪真县有个惯做私商的人,姓徐,名能,在五坝上街居住。久揽山东王尚书府中一只大客船,装载客人,南来北往,每年纳还船租银两。他合着一班水子,叫做赵三翁鼻涕、杨辣嘴、范剥皮、沈胡子,这一班都不是个但善之辈。又有一房家人,叫做姚大。时常揽厂载,约莫有些油水看得人眼时,半夜三更悄地将船移动,到僻静去处,把客人谋害,劫了财帛。如此十余年,徐能也做厂些家事。这些伙汁,一个个羹香似熟,饱食暖衣,正所谓“为富下仁,为仁不富。”你道徐能是仪真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