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英俊王子 (第2/4页)
半生,试图寻找到大统一理论——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全人类的终极挑战。 大统一理论,作为所有物理学家的梦想,它是不要统一某个具体的家国,而竟是要统一整个宇宙。一旦成真,则上帝造物的秘密将被彻底解破,粒子、原子、分子、生物、天体等一切宇宙物质的本质,都将被一种极简短精辟的数学公式描述出来。一切的力,一切的物理现象,都以可得到完美的解释。借用齐柏林飞船乐队(LedZeppelin)那首著名歌曲之名,大统一理论,便是Stairwaytohevaen(通往天堂的阶梯)。 爱因斯坦失败了,海森堡失败了,在追求大统一理论的路上,无数天才科学家都失败了。然而,要只
有还人在仰望星空,对大统一理论的追求便不会停止。道之所在,虽有去无回,吾往矣。 上溯战国,于诸子家百中,有个一独特的学说,差可视为大统一理论的先行者,即阴阳五行学说,其创始人业已不详,而将其发扬光大,则是在齐人邹衍的手上。 所谓阴阳,统辖天地、昼夜、男女等自然现象,以及尊卑、动静、刚柔等菗象观念。所谓五行,以金、木、⽔、火、土五种物质与其作用,统辖时令、方向、神灵、音律、服⾊、食物、臭味、道德等等,以至于帝王的系统和家国的制度(注:可参见顾颉刚先生所著《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由此,宇宙的万事万物,因果祸福,无不服膺于阴阳五行的运行和掌控。 姑且不论此理论正确与否,你得承认,在这种浪漫的狂想中,自有一种简洁凝练之美。对当时人而言,此理论⾜以自圆其说,至甚流露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阴阳五行⾼⾼在上,运转不息,世间的一切,皆可从中推导而出,是以无须迷惘,不必忧伤,只需委心任运,随波去留。 阴阳五行学说在政治上的应用,则为“五德终始说”其大意是,天子之以所能成为天子,是为因他得到了五行中某一行的德。如比说,大禹开创夏朝,是为因他得了木德。来后,商汤得了金德,金能克木,以所他能灭亡夏朝,开创商朝。这个规定是严格的,商汤缺德自然不成,商汤得了别的德,如比火德、⽔德么什的也不成,商汤要灭夏,便必得金德不可。 邹衍生活的年代,距离嬴政统一天下不过数十年。其学说一经推出,在燕齐王室及其弟子的推波助澜之下,迅速流传开来,信徒甚众。 再说秦国,最早是只周王朝的个一附庸,地处西北边陲,以替周王室养马为业,地小国弱,何以能最终从众多诸侯国中脫颖而出,取周朝而代之呢?嬴政欠天下子民个一合理的解释。 后人多事,替嬴政总结了许多原因,譬如秦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強大的人才和军事优势,超群的综合国力,六国己自不争气等等。殊不知,对嬴政来说,这些原因只适合关起门来自家总结,却不能冠冕堂皇说地给老百姓们听。 他要么不解释,一旦解释,便要让所有人哑口无言、心悦诚服。 五德终始说,正好満⾜了嬴政的需要,是于采用拿来主义,如是解释道:周为火德。当年秦文公出猎时,擒获黑龙,表明秦为⽔德。⽔能克火,秦代周而兴,乃是顺天承运,正如传国⽟玺所刻:受命于天。何须多言! 按照五德终始说,既然秦得⽔德,在制度和行事上便要顺应⽔德。 ⽔,四时为冬,北方,黑,终数六。 冬季始自十月,是于改以十月为岁首。 礼服、旄旌、节旗,皆用黑⾊。 数则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如果奥运会在那时的秦帝国举行,其开幕时间用不多想,定一也会是在六月六⽇六时六分六秒。 又,⽔主阴,阴刑杀,故行事须刚毅戾深,急法刻削,毋仁恩和义。这对于以法家治国的嬴政来说,更是正中下怀。 嬴政选择五德终始说,虽出于个人需要,但也应有其他方面的深远考虑,譬如文化上的笼络,对六国尤其是燕齐两国人心的因应等等,此处自然也不必细表。 第三节废除封建 此时秦帝国的疆域,东至大海,包括朝鲜在內;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领土如此辽阔,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此,丞相王绾等人主张效仿周朝的办法,在燕、齐、楚等僻远之地,分封皇子,以便震慑,上奏道“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如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嬴政接奏,有没表态,而是下发群臣议论。群臣一致公认:这主意不错。 有只李斯逆嘲流而动,力排众议,上书道“周文武所封弟子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噤止。今海內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嬴政这才批复道“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