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云河寺中  (第2/2页)
   “是佛门的降魔咒!”    方浩然脸色微变,神色骤冷,大喝一声:“破!”    法力激荡,从眉心喷涌而出,混杂在声波当中,如海涛滚滚,瞬间将对方的蛊惑之音冲垮。    方浩然不懂得内功,对方内功深厚,若是像刚刚敲木鱼一般用内力攻击,方浩然绝对不是对手。但偏偏对方不知道方浩然乃是修道之士,有法力守护神魂,想要用佛门降魔的手段度化他,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寺庙中的人见方浩然竟然能破掉他的梵音,似乎也被引起了兴趣。    庙门自开,传出一道声音:“施主请进来一见!”    方浩然沉吟了一会儿,便走进了庙门。对方武功深不可测,若是真想对他不利,他很难逃掉。    庙门里,没有想象中的得道高僧,只有一把木质的摇椅,上面躺着一个老和尚,手里拿着一把破破烂烂的蒲扇。    方浩然知道,出家之人中那些越不起眼人往往越是恐怖,济公活佛、扫地僧都属于这一类。    老和尚指了指身边的凳子,请方浩然坐下,问道“施主刚刚那一喝应该是道家的清神咒吧,不知是道门哪一派?”    “茅山!”方浩然问道“请问大师法号?”    老和尚倒了一杯茶,淡淡一笑,道:“当不得大师之名,道友叫我见痴和尚就行!”    “原来是你!”方浩然惊讶道。    “施主以前听过我?”见痴和尚讶然,他隐居于此,名声并没有在外传扬。    方浩然点了点头,在这个世界,留有姓名的人不多,佛门中除了陆竹之外就是眼前这位见痴和尚了。    在电影中,与其说细雨是被陆竹点化,倒不如说是被见痴和尚点化,陆竹所做的只是用情感动了细雨而已,真正点化细雨放下过往的正是见痴的一番话。    陆竹虽然号称佛门第一高手,但在方浩然看来,见痴和尚有过之而无不及。    细雨之所以会把罗摩遗体埋到这云河寺中,也是受了陆竹的嘱托。    罗摩遗体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一旦消息走漏绝对会引来各路高手,若是没有一个实力超绝的强者,绝对守护不住罗摩遗体。    按道理,陆竹应该把罗摩遗体归入少林寺,毕竟他从小在那长大。而且少林寺高手众多,绝对是一个好地方,但偏偏陆竹选择了云河寺。    方浩然此时终于明白为什么陆竹会让细雨把罗摩遗体交给见痴和尚,因为见痴和尚就是最好的高手,有见痴和尚在,就算是转轮王来了,那休想拿走罗摩遗体。    “施主也是为了罗摩遗体中的内功而来吧?”    见痴和尚微微一叹道:“江湖上最近掀起腥风血雨,一切都源自贪念,施主既然是修道之人,当清静无为,何必执迷于此呢?”    方浩然说道:“佛偈有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修道也好,练武也罢,都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自然要抓住一切能强大自己的机会。我虽然懂得道术,但不会武学,遇到强人多有危险,自然想学一门高深武学护身。”    “施主此言差矣!”    见痴和尚摇头道“慧能祖师曾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施主又何必执着于外物呢?”    两人打禅机,方浩然举得例子是神秀禅师的诗,意思是修行是一个入世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跟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见痴和尚则举慧能祖师的例子反驳,意思是修行之人应该不受俗世困扰,超然于外物。    “哈哈哈…”方浩然仰天大笑起来,道:“若无菩提树,佛祖从何来?”    见痴和尚神情微微一僵,心中好似猛然炸开了一道雷。雷声滚滚,不停的问道:若无菩提树,佛祖从何来?若无菩提树,佛祖从何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