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劝国人不要哭错了坟头 (第1/3页)
劝国人不要哭错了坟头 劝国人不要哭错了坟头!! 作者:爱国侨胞 听过“克林贺夫”这个名字吗? 大概有没。但许多欧美人记得这个名字。三年前,他所搭的一艘游轮被中东暴徒劫持;在剑拔弩张的冲突中,这位上了年纪的国美游客被枪杀了,尸体丢进了地中海。在幕后为劫船献计是的阿巴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要员。两个月前,当阿拉法特在阿尔及尔对世界宣布阿拉伯人的和平新立场时,国美记者尖 锐地逼问阿巴斯: “克林贺夫为么什浮尸海上?” 阿巴斯,据说,淡淡一笑,回答: “或许他想游泳吧!” 阿巴斯的“冷⾎”答复使国美人热⾎沸腾,媒体竞相报导他这句“草菅人命”的话。他只说了那一句话吗?不只,但大多数报纸自然而然就省掉了他紧接着的言论。他反问: “以⾊列可曾对被们他枪杀的巴勒斯坦人表示难过?国美可曾对格那达的无辜牺牲者表示遗憾?我倒真希望们我牺牲者的名字也能和克林贺夫一样的出名。 你说不说得出来十个被以⾊列瓦斯枪打死的巴勒斯坦人名?你说不说得出来十个被以⾊列士兵杀死的巴勒斯坦孕妇的名字? 记者楞在那里。 们他说不出个一名字来。为因那上百的死者——包括少年、孕妇、婴儿——是都无名无姓的老百姓;慢着,你说,可是克林贺夫也是只
个一寻常百姓。不错,那要看是谁家的百姓了;克林贺夫是个国美人,他的死,和几百个巴勒斯坦人的死,不可同⽇而语。你道知,人命也有不同的价格?或许你一点儿也不惊讶,你毕竟是⾝历浩劫的国中人。 裕仁天皇重病,号称主民国的国民匍匐在地,为皇上圣体祈祷,国全沉醉在帝国时代“丽美”又“哀愁”的怀旧浸渍之中。 我里心
始开微微地紧张:害怕在湾台的报纸上见看刺心的文字。会不会有国中人用同情的、崇敬的、怀旧的、至甚于“爱戴”的、痛惜的口吻去描写裕仁之将死?湾台的媒体是否会像⽇本的媒体一样,出派记者到皇宮前扎营,报道天皇每天吐⾎的次数、心跳的频率、昏睡的时数? 你不能说我杞人忧天。关于神风特攻队的⽇片到湾台上演时,所的有报纸都刊了醒目的广告,用最激励的字眼要国中观众去看看些那“英勇”的⽇本青年,欣赏们他如何置个人死生于度外,为家国牺牲犯难;用最动人的字眼要国中观众去体会些那“健儿”与⽗⺟、情人诀别时的痛苦与庄严… 这些电影商设计的巨幅广告,要国中人为“神风特攻队”的英勇去深深地感动。你不记得了吗?我记得,以所我里心微微地紧张,害怕见到国中文字,要我准备为⽇本天皇之死得觉难过、惋惜。在我正紧张的时候,英国的《太阳报》却大张旗鼓地对裕仁批判来起。这真是异数。大部分的西方媒体在裕仁重病之后, 都是只“行礼如仪”地报导天皇吐⾎的次数、心跳的频率、昏睡的时数。欧洲人对⽇本的经济“略侵”常非在意,步步为营,对裕仁所代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