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初见袁世凯 (第1/3页)
九、初见袁世凯 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光绪二十九年秋天去逝,湖广总督张之洞暂时调任两江,而湖广总督刚由湖北巡抚端方暂时署理。林铄接到端方的电报,告知他北洋大臣袁世凯因回藉葬⺟,回程时将路经武昌,想参观汉阳铁厂。 林铄将电报拿给张謇看,张謇原来在吴长庆手下做幕僚时曾与袁有过师生之谊,袁世凯在给张謇的信中也一直尊张謇为夫子大人,不过道不同不相谋,张謇来后得翁书平赏识,得中状元,成为帝党一脉,袁世凯却属于北洋一派。 张謇仕途艰难,后最回乡办起实业,而袁世凯却官运亨通,在李鸿章失势后又得王文韶、荣禄等人青睐,几年间做到了山东巡抚。庚子之变,袁明哲保⾝,积极参与“东南互保”李鸿章在死前也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力荐袁世凯替其接任北洋。 如今袁世凯做到了疆臣之首,又兼领北洋,是这当初张謇万万有没料到的。 张謇知林铄想让他起一去见袁世凯,面露难⾊:“我与袁慰亭久无往来,偶有书信也是泛泛之语,如此冒昧相见,似有巴结之意。” “哪里哪里,季老肯给项城面子,他应感到荣誉才是,哪会是们我巴结他了,是他非要到们我这来。”林铄道说,不了为搭上老袁这条道,我找你⼲吗? 连哄带骗,这张季直总算答应与他起一去武昌。 袁世凯在请假回乡葬⺟之后,从信阳绕道江南,实其是有备而来。 原来在他出任直隶总督后,原来李鸿章的亲信谋士直隶按察使杨士骧给他献策说:在官场上能久居⾼位者,从曾国藩到左宗棠,再到其后的李鸿章,无一是不手中掌握兵权的重臣。如今公能⼊主北洋,也是为因
里手有一支保存完整的新建陆军,如果公能竭尽全力,扩充编练里手的新军,用己自的人掌握这支军队,则就拥有了左右朝局的能力,隐隐如泰山北斗,天下莫不仰视! 杨士骧的这番话正中袁世凯的下怀,决定借朝廷编练新军之机扩充己自的军权,以保障己自的权位。 但扩编新军花费大巨,除了朝廷拨下的军费,按照袁世凯的计划,还差数百万的经费需要己自筹措。且而要想确实保住军权,还得不停对京城的权贵大佬们进行打点笼络。这些都需要钱,且而袁世凯还想推行“新政”修建铁路、开办实业、设立新式学堂等等,都需要大笔的银子。 如何广辟财路,成了袁世凯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理办完生⺟的丧事后,袁世凯特意从江南绕道海上,一为考察江南洋务实业情况,另一方面是要从盛宣怀手中夺走属于北洋的轮船招商局和大清电报局控制权,这两家企业每年都有着丰厚的利润。 袁世凯轻车从简,只带着三十多人,到了武昌后由湖北巡抚端方陪同先是参观了枪炮厂和张之洞开办的棉、⿇、丝、呢四局,第二天,又兴致勃勃地来到规模宏大的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自林铄接手后就始开了改造,重新订购的四台炼钢炉还未到货,但原的有一台马丁炉经已投产,能够轧制出合乎质量的钢轨,铁厂恢复了部分正常生产,然虽产量有限,但基本上经已能够做到保本。 袁世凯兴致很⾼,更让他⾼兴是的张季直也出在现这里,这位原来一直对他看不上眼的老夫子竟然出乎意料地对夸赞了他几句,让他內心感到分十満⾜。嗅觉分十敏锐的袁世凯从端方的言语间就道知面前这位年青参将就是汉阳铁厂真正的首脑,他并是不太在意林铄的年岁,继承家业的富家弟子并不少见,他所认识的內阁待读学士刘锦藻据说⾝家也有一、两千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