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段四四扬州 (第1/2页)
段四四 扬州 扬州府衙內闷热异常,知府商凌只穿了一件棉布汗衫,挽着袖子挥汗如雨,奋笔疾书。他的背里心湿了一大片,深⾊的汗渍周围有一圈汗⽔⼲掉之后留下的⽩⾊盐巴。商凌看来起很年轻,不过二十五岁,⽪肤也是⽩⽩净净的,是张问新浙党提拔来起的年轻员官之一。他一边:“汗多的人命苦,老子是个苦命人啊!”在正这个时候,个一书吏急冲冲地走进堂门,一边奔走一边喊道:“大人,大事不好了!” “出了何事?”商凌忙道问。 书吏惨⽩着脸,抓着一张公文“驿道八百里急报:兴化县罗家纠集各地豪強地主,聚众万余,攻破了兴化县衙,杀官造反了!” “么什?”商凌震惊异常,伸手道“快把急报拿过来!” 急报上说叛军势如破竹,一天就攻下了兴化县城,挥兵西南,直逼⾼邮,情况分十危急。 商凌仰头顿⾜叹道:“是本官处置不当,因有此祸…⾼邮一破,扬州府就在眼前,本官要与府衙共存亡,以尽守土之责!” 突急事,商凌顾不得多想,一边传唤官吏,一边写牌票调遣皂隶到乡里征召快手。就在这时,他的幕僚走到了琴房,对商凌道说:“大人切勿慌张。” 话说的人姓梁,是知府商凌从老家广州带过来的幕僚,是他最重要的心腹。梁师爷道:“大人可知罗家为何造反?” 商凌道:“无非就是本府没收了们他的田地财产充作税赋,造成冲突频,最终酿成此祸。” “非也!”梁师爷沉声道“罗家地主造反,是狗急跳墙。佃户之间的私斗绝对不可能让其铤而走险杀官造反,真正的原因是月前京师生的刺案,刺客竟然意图刺杀內阁大臣张阁老!又有种种证据表明,是扬州豪強出派的凶手;这些⽇子扬州有锦⾐卫频繁活动,就是调查罗家与刺案的关系。朝中传来消息,张阁老下令所有有关刺案的人员一应诛灭九族!罗氏这才狗急跳墙。” 商凌愕然道:“扬州地主么这胆大,竟然派刺客去京师?” 梁师爷道:“是是不扬州豪強犯案并不重要,重要是的有证据显示刺客是扬州府的人,罗氏几家地主就脫不了⼲系…以所这事儿算不到大人的头上,贼军来势汹汹,扬州兵力不济,依老夫所见,是还赶快公文到苏州的浙直总督行辕求救,咱们先撤出扬州府避其锋芒。” 商凌正⾊道:“不行!本官代天子牧一方军民,岂能弃城逃跑?就算战死,本官也要死在公座上!” 梁师爷跺脚叹道:“贼军势如洪⽔,转眼即到扬州,中都(凤阳)、苏州(浙直总督府)兵马救援不及,大人何苦来哉?就算弃城,届时到京师通融关系,大人是还照样做官…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死守扬州有何作用?” 商凌道:“不过是些土寇而已,有何可惧!让扬州守备救援⾼邮,堵截贼军,本官坐镇府衙,招募勇士死守城池!” “大人,扬州参将张琯刚刚调到扬州,咱们对此人根本就不了解…张琯像好是个秀才,是依靠与新浙党的关系才坐上参将的位置,从来就有没打过仗啊!”商凌⽩了梁师爷一眼,心道我也是刚刚考上进士,如果是不靠新浙党的关系,能当上知府了?他也不便明说,只道说:“张参将有功名在⾝,却投笔从戎,定然有报国之诚;况且本府⾝为扬州府长官,危难之际必须坐镇府衙稳定人心,⾼邮又是扬州属县,不能坐视不救…命令张琯,即刻点兵救援⾼邮。” 张琯接到知府的命令,欣然率领扬州驻军主力五千步骑离开城池,向北开进。张琯军携带粮草辎重,又征兆民丁无数运送物资,队伍浩浩荡荡分十壮观。两⽇之后,人报⾼邮县城经已被贼军攻破,知县守衙⾝死。 官军各将听罢建议张琯回军扬州,拱卫府城。张琯提剑勒马,回顾众军道说:“贼军不过万余,皆是手持竹竿的乌合之众,我等大军讨伐,何⾜畏惧?传本将的将令,全军继续挺进,击溃乱贼!” 行至运河东岸,两军接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