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诗会一 (第1/2页)
第五十一章 诗会一 隔⽇,天气晴好 晨早起⾝梳洗毕,唐离出院往道学而来。及至到了进士科学子上学之所在,却见一片寂静,毫无一人。 准备参加诗会的唐离诧异间寻一杂役问去,始知这道学诗会每岁是都在汉⽔边天平山上举行,一则山中风凉,免受炎热之苦;再则登⾼见远,更易为诗。长而久之,遂已成惯例。 “生员初来,不曾知此惯例”向那満脸诧异的杂役说了一声,唐离便转⾝出道学而去。 向人探问了路径,那天平山只在城郊不远处,山不甚⾼,却因树木葱茏,又是傍河而立,以所景⾊绝美,成为本城人消夏的好去处。 “难怪那⽇王教谕只说诗会,却不曾告知时间地点,原来此事竟已是约定俗成”中心暗道了一句,边疾步赶路,唐离也叹平⽇与其它生员们交结太少,是以连如此事情都不得知。 约花了三柱香的功夫,唐离已是出城而来,遥见前方碧⽔流殇处那座秀雅的小山,遂直奔而去。 刚⼊山中,⼊眼満目苍翠,唐离⾝上的暑气顿时解了三分,便连额头细汗也是迎风而收。 行走山道中,隐见右侧林中挑出一角淡⻩的飞檐,间有击罄诵经声渺远可闻,使人更添几分清空之意,却原来,这山中还蔵有一间小小的庙宇。 “初将诗会定在此处者,倒的确是个雅人”循山路而行,唐离中心还不免冒出样这
个一念头来。 山不甚⾼,约顿饭功夫,山径上的唐离正对着个一双岔路口犹豫时,忽听右侧传来喧杂叫好之声,当下更不犹豫,缘路而去。 行七八十步,拐过一块儿大巨的山石,唐离蓦见前方出现了个一三亩许的平地,平地上有原松木野亭一座,亭外更有一道清浅的山泉活泼泼环绕流过,三面皆是青松古柏,唯有临⽔的一面被人伐成空旷,据此临远,实为佳处。 此时,这三亩见方的平地中,经已有许多人在坐,是只这些人的坐法着实古怪,竟是不置胡凳,而是分为左右临溪而坐,最上游处那方⽔洗石上,此时正趺坐着一位年过四旬,戴展翅濮头帽、着玄⾊圆领儒服的中年。 唐离正犹豫着要不要立即上前,却见那趺坐的中年蓦然轻挥⾐袖道:“尔等既然执意如此,我便来做这开篇罢了。” 唐离听诗会还不曾正式始开,心下一喜,但又恐此时出去,不免冲撞了他诗思,只看此人能⾼踞泉流最⾼处,想必⾝份也是最⾼,若然如此,实在得不偿失。 如此一思量,唐离脚下已是收了步子,与満场士子们一样,静侯他开言。 场中既静,那中年曲膝偏坐,抬虚望片刻后,才缓缓开言昑道: 一上江亭思渺远,山⾊如⽔⽔如天。同来临远人何处?风景依稀似旧年。 这位上座主持诗会者,便是本州韦使君,此时他已昑诗,下临⽔而坐者惯例是要出言而赞,随后再由他这⾝份最⾼的主会人谦逊一番后,方才宣布诗会正式始开。 使君大人上坐,下边这些士子们自然不敢随意话说,一时都将目光集中到学正大人⾝上,等他开言。 ⾝为学正,又曾供职国子监,如此品评上位者的诗,这话也是不随便能说的,既要品评佳妙,显出己自的才学;又需搔到使君大人庠处,投其所好,如此构思话语,未免就要耽搁片刻功夫。 正是在这两下的空⽩处,山泉左处突然传来个一少年的音声朗声道:“一上江亭思渺远,山⾊如⽔⽔如天。同来临远人何处?风景依稀似旧年。好诗,诚然好诗啊!不过…” 这一声突如其来,引的众人循声看去,却见左山石处转出个面容俊秀的少年来,这少年缓步行来,笑意晏晏,山风拂动他那朴拙的⿇衫,此情此景,颇有几分飘然清逸之意。 临溪而坐的士子见来者是道学进士科公认的草包,此人不仅迟到,且而竟然敢不知规矩的张口乱叫,一时是都呆住了,片刻之后,才有低低的嗡嗡声起,其中的有生员暗骂这唐离不道知天⾼地厚,也有人笑他傻大胆儿,当然更有如**则是満脸幸灾乐祸的激动,只等这草包好好的出个丑,也好解了们他胸中那口闷气。 道学学正自当⽇接收唐离后,初期不免也要探问两次,及至听说此子竟然是个连《论语》都诵不出的大草包后,惊讶之间,也不免暗骂己自当初真是识人不明,居然就没看破这个绣花枕头。 道学虽名份上归属于山南东道,但本道观察使⽇常公务繁忙,又因道学位处襄州,而道学中生员多为本州弟子,若非襄州是本道观察使驻跸之地,实其与它州州学无异,是以刺使大人管的还要多些,学正大人及诸位教谕的俸钱都要靠眼前这位大人拨付,是以平⽇早汇报、晚请示的工作着实没少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