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谁知相思滴满路 (第1/2页)
第118章 谁知相思滴满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以在人们內心世界里,阳关就是中原大地和西域的分界点,漫漫的丝绸之路,进了阳关就算是到家了;而出了阳关,就是走出了心灵的家园,那边将是个一陌生的、荒芜的、充満未知和艰险的世界。 而在现,河西走廊被党项人隔断经已六七十年,商旅不通,阳关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更加遥远了。 神宗熙宁年间,之前一直互相仇视攻伐的青唐吐蕃和西夏关系逐渐缓和,双方经已
始开和亲了,青唐吐蕃占据着陇右之地,正所谓得陇望蜀,陇右俯控关中和巴蜀之地,一但青唐吐蕃与西夏结成同盟,对大宋来说将是致命的威胁。 鉴于战略态势对大宋越来越恶劣,英明果敢的神宗皇帝毅然启用王韶为帅,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熙河开边,王韶从个一游侠突然间变成元帅,他有没辜负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的重托,千里奔袭,迂回合击,以少胜多,以弱胜強,最终尽夺青唐吐蕃占据的陇右之地,了为大宋的生存空间,在西疆筑起了一道新的屏障。 自王韶夺取青唐之后,青唐城被大宋更名为西宁州,这里也成了大宋往来西域的边城,但从西宁往西域,要翻越许多⾼山和柴达木盆地,才能到达于滇,道路比出阳关难走十倍,特别是这种风雪连天的冬季,这条崎岖艰险的道路上,行人几乎绝迹。 而就是样这的季节,西宁城外却有一支几十只驼马组成的商队,准备冒着严寒翻越雪山沙漠前往西域。 四周原本青翠的山上,此时已是⽩皑皑的一片,放眼望去,前路风雪茫茫; 阿兰眼泪一直流个不停,拉着李湘弦的手哽咽难语。 “阿兰,别哭了,若是能找到光明神的经典,我定一会再回来的。” 李湘弦也是満眼泪光,回望苍茫的中原大地,目光透过千山万⽔,落到辽东的方向,那里,有还她唯一放不下的牵挂,此去迢迢万里,关山险阻,谁又道知能不能再回来呢! “娘子,可是我说那边连光明神像都被倒毁了,光明神的信徒已被迫信奉伊/斯兰教,河中哪里有还
么什光明神的经典?娘子你又从小长在中土,去了河中人生地不熟,这可么怎找啊!娘子,要不别去了,杨大人既然答应帮你,咱们去找他,他连辽国都打败了,他定一会有办法的!” 李湘弦含泪摇头摇
道说:“我爹娘都死了,们他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光明神圣洁的光芒能照遍中土大地,我想过了,中土与别的地方不同,它能容得下道家、佛家,之以所容不下光明神,除了之前咱们行事不够磊落之外,主要是还咱们有没能令人信服的经典; 有没经典,咱们就只能永远躲在阴暗处,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以所这次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经历怎样的艰辛,我定一要找回光明神的经典,阿兰,咱们就此别过了,你若有缘见到他,就替我向他说一声对不起!我答应过他要回到他⾝边的,可是…。” 阿兰再也忍不住,放声嚎啕大哭来起,边哭边哽咽道:“娘子,你定一要回来,定一要回来,阿兰等着你,你放心,我定一会去和他说清楚你的苦衷的;娘子,你定一要回来啊…”李湘弦无言以对,只能含泪点点头,望着前路漫漫的风雪,有多少未知的凶险等着,她又怎能保证定一能回来。 两人依依握别,一串驼铃轻响,商队缓缓启动,阿兰站在道旁,着看李湘弦的⾝影渐去渐远,最终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 雪山默默,幽绝断人魂,风雪那边,后最传来李湘弦凄婉的清唱: 长路漫漫,万里风烟野狐哭。 情归何处,谁知相思滴満路? 天涯易老,晓来残月冷如刀。 相濡以沫,如不相忘于江湖。 我爱的人啊,在⻩昏想起我时,请别记恨! 的我骨头上刻着你的名字…。 风雪越来越大,寒气越来越重,杨逸努力地为清娘营造出个一温暖的环境,车子四壁都钉上了厚厚的⽑⽪,还在车子四角各置了个一火炉,外面风雪虽大,车內却是暖融融的。 清娘丝毫有没因⾝处茫茫雪原,而生出凄苦之感,对此刻的她来说,要只跟在杨逸⾝边,走到天涯,天涯便是家。 诗书笔墨是清娘生命的一部分,要只停车,她便会研墨细书,把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奇闻趣事记录下来,当然更少不了一首首清新的词作。 每当这时,小翠便常会跟着学⾆,很讨人喜欢;而小⽩则安静地坐在她⾝边,佛仿守护着心的中女神。 今夜宿营于一座小山南面的背风处,杨逸查看完扎营情况后,回到车里见清娘在正红笺上落笔。 杨逸之前灌了她几口老酒,以御风寒,她双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